收藏  |  设为首页
首页  -  新闻资讯:
一线故事:江津突发山火危及管道 输配人始终坚守力保平安
 
        8月19日凌晨3点,输配分公司调度室值班电话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,打电话的是巡线工张林,电话中,他向分公司报告:江津区支坪镇仁龙新村突发森林火灾,因火势过大,火点分布过多,直接威胁不远处的“南外环D711”燃气管道,请立即前来处置。
        闻令而动,向火而行,做好应急一线“排头兵”
        接到报警电话后,派出管网三队队长田万堂、应急抢险人员刘祥德连夜赶往现场处置。“先遣队”到达现场时已是凌晨4点,只见大火犹如一条火龙,吞噬着草木,多处火点在风势的作用下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向相邻山头蔓延。
        “不好,着火区域距离管道不到1公里,如果火势继续发展,山火将烧过“D711”燃气管道”。刘祥德在微信群里发出这一条信息。面对这一险情,两名应急保障队员立即对现场管线开展保护工作,拉好防护警戒线,劝离管道附近逗留居民。同时,分公司指挥中心作出指示:“在高处设立观察点,随时观察火势、风向的变化及时与指挥部沟通”。
        无人机巡检,向山而行,充当应急处置“侦察兵”
        火情就是命令,抢险就是责任。19日上午8时,分公司安全总监杨湖率10余名应急救援保障队员、出动3台抢险车,携带抢险机具、无人机等设备赶赴现场。
        “现场山高林密,火势较大,人员无法进入,使用无人机执行巡检任务,可以第一时间第一角度监测管道与着火点的距离。”管网部负责人袁昕介绍。因现场起飞环境较复杂,工作人员现场观察后采取先由人工起飞试飞航线,然后再对航线进行设置,确保巡检安全万无一失。经过20分钟左右的准备工作,巡检无人机正式起飞执行巡检任务。操作人员张峥操控无人机,拍摄出现场3D全景图,持续侦察火灾事故核心区域和管道有无泄漏情况,辅助指挥部精准指挥、研判。
        火伞高涨,紧密配合,争做管网“尖刀兵”
        由于火势较大,19日上午10点,集团总调下达指令“立即对西彭阀室和珞璜阀室之间的28公里D711管线进行降压处理”。接到指令后,管网队和维护巡检组兵分三路赶到珞璜、阀室、西彭阀室及下载点进行抢险操作。此时正在医院看病的管网五队队长周成春接到命令,立即从医院返回珞璜阀室现场与队员一起支援现场。
        周成春与队员到达现场后,火势并未得到控制,随时可以听到大火烧到树干上的“滋滋”声。经现场判断,大火马上就会烧过管道。“大家要沉着、冷静,不要出错,动作也要迅速。”担任现场指挥的分公司副总宋学军说。说完,现场抢险维护人员加快了手上的操作,也顾不上高温、蚊虫困扰,一刻也不敢停下,眼睛牢牢盯住压力表每刻度的变化。19时48分,一切应急措施准备完毕,此时火势像一条火龙向管段扑面而来上方,管道犹如一个“钢铁卫士”毫不畏惧的与“火龙”展开生死搏斗。一个小时过去了,火龙慢慢离开管道附近。这时,大家紧绷的神经才缓和下来。
        党员带头 坚守一线,做燃气输配管网“警卫兵”
        在消防官兵的连夜救援下,23日凌晨2时,山火终于得到有效控制,大家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。虽然明火已退,为确保外环管网安全,宋学军副总与应急抢险人员马不停蹄检查珞璜、西彭阀室,再次检查阀室及管道运行情况,尤其是对清理阀室周边杂草等易燃物品。
“作为重庆燃气集团的供气平台单位,输配分公司具有点多、面广、线长、管理区域多、安全责任重的管理特点,加之极端天气灾害,管道、站场、调压柜、阀室等供气设施设备面临较大安全风险。这次应急抢险,输配分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发挥出了先锋模范作用,特别参与应急抢险的一线人员,克服极端高温、多点连续作战和疫情封控人员调配受限等诸多不利因素,努力保障了辖区燃气管线安全运行。”分公司总经理吴晓梅说。
        本次江津支坪抢险事件,从接警到处置完毕,共27小时,分公司上下众志成城、快速响应,共调配20余名人员,在各个阀室、阀井以及重点管线部位连续坚守三天,采取“包山头、守现场、盯重点”方式,“全天候”“三班倒”对管道周边环境和阀室压力巡查,保障阀室工艺设备及周边环境安全。下一步,分公司将加强对涉险管道周边环境和阀室压力巡查,增加管道和重点场所巡检频次,确保应急抢险队伍始终在位在状态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粟念/文    霍果果/编辑
Copyright@www.cqga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 备05004402号